健康常識
弘揚中醫(yī)養(yǎng)生文化促進人類健康文明——九種體質的非藥物療法
九種體質的非藥物療法
體質類型 |
易患疾病 |
調養(yǎng)原則 |
傳統(tǒng)療法干預措施 |
平和質 |
無 |
平衡陰陽 |
節(jié)氣灸療法、平衡灸療 |
氣虛質 |
感冒、內臟下垂等 |
培補元氣、補氣健脾 |
腹針療法、溫箱灸療法 |
陽虛質 |
痰飲、泄瀉、陽痿、腫脹等 |
補腎溫陽、益火之源 |
雷火灸療法、熱敏灸療 法 |
陰虛質 |
結核、脫發(fā)等 |
滋補腎陰、壯水制火 |
切脈針灸療法、藥醋療 法 |
血瘀質 |
瘀斑、瘀血留著疼痛、胸痹、中風, 女性痛經、閉經等 |
活血祛瘀、舒經通絡 |
刺血療法、推拿療法 |
痰濕質 |
胸痹、中風、消渴等 |
健脾利濕、化痰瀉濁 |
中藥熏蒸療法、沐足療法 |
濕熱質 |
痤瘡粉刺、黃疸、女性帶下增多、 男性陰囊潮濕等 |
分清濕濁、清泄伏火 |
平衡火罐療法、刮痧療 法 |
氣郁質 |
郁證、臟躁、百合病、不寐、梅核 氣等 |
疏肝行氣、開其郁結 |
耳穴療法、中醫(yī)五音療 法 |
特稟質 |
過敏、“解顱”、胎癇、胎驚、“五遲 五軟”等 |
益氣固表、養(yǎng)血消風或 培補元陰元陽 |
砭術綜合療法、董氏奇 穴療法 |
一、體質可分論
體質現(xiàn)象是人類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(xiàn),因其具有個體差異性和群類趨同性,所以體質可以分類。體質分為9種基本類型,即平和質、氣虛質、陽虛質、陰虛質、痰濕質、濕熱質、瘀血質、氣郁質、特稟質。
二、體病相關論
體質和疾病有明顯的相關性,體質類型影響疾病的傾向性。不同的體質特征,在發(fā)病與轉歸上表現(xiàn)不同,陽虛體質易生虛寒證,病后易寒化;陰虛體質易生內熱,病后易燥化。小兒易外感,老人易虧損,都是因為不同體質對疾病發(fā)生與轉歸的影響。
三、體質可調論
體質既具有穩(wěn)定性又具有可變性,通過干預調整其偏頗,體現(xiàn)體質可調性。體質可調論是體質干預研究的前提,這在對生命現(xiàn)象的觀察和歷代醫(yī)家的論述中已有體現(xiàn)。